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学院简介
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学院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,以培育专业英才为使命。以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时代背景,紧扣产业人才需求,积极响应“智车强省”战略蓝图,为国家汽车行业注入智慧动力。
立足安徽省汽车“首位产业”定位,学院聚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、汽车智能驾驶系统设计与控制、汽车安全理论与测试技术三大研究方向,积极践行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的理念,致力于打通教育与产业的链路,实现科技与创新的协同发展。2025年我校被安徽省发改委、省教育厅、省人社厅联合授予“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培育特色院校”称号,成为省内首批获此称号的高校之一。学院现开设车辆工程、新能源汽车工程两个本科专业。其中,车辆工程专业自2011年面向全国招生,经过持续建设与发展,取得显著成效。2019年获评安徽省专业评估“优秀”等级,2020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学院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、蔚来汽车科技(安徽)有限公司、合肥工业大学等知名企业及高校开展深度合作,联合共建了“新能源汽车卓越班”、“智能网联汽车卓越班”和“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班”等。
学院汇聚了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,现有全职教职工80人(不含企业导师),其中国家级领军人才1人、教授(正高)6人、副教授(副高)24人,企业导师30余人。依托学校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、煤炭无人化开采数智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、教育部矿山智能技术与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、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,以及“特种车辆及无人系统研究所”、“新能源汽车研究所”等优势平台资源,学院构建了“本-硕-博”贯通人才培养体系。在实验教学方面,学院重点建设14个专业实验室,涵盖三电系统实验室(动力电池技术、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、车用驱动电机原理与控制、电动汽车电控技术、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),智能网联实验室(汽车线控底盘技术、环境感知与定位技术、智能网联汽车技术),新能源汽车基本性能实验室,制造与工艺实验室(新能源汽车制造工艺学、新能源汽车结构认知与拆装、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),电子控制实验室(汽车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、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)。
在追求卓越与创新的征途上,学院始终秉持前瞻性思维,积极创新“政产学研用”协同联动机制,组建“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”、“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产教融合联盟”等多元化交流平台。学院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,提倡与业界精英交流,为学子成长成材提供广阔空间和丰富资源,共同探索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!
(2025年6月更新)